《雨巷》教案32
-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雨巷》教案
1.导入
在悠悠的江南雨巷,一个个恬淡秀美的江南女子引领着我们步入了如梦如画的世外桃源,她们手持油纸伞,在濛濛细雨中穿行,犹如出谷幽兰,纯净、典雅,充满了诗情画意,引起了我们对青春无限美好的遐想。再加上水墨般的画面,优雅静谧的场景,就像一股股沁人心鼻的清泉,抚慰着我们的心灵。这个精致而又赋予梦幻的舞蹈,有人认为它取材自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从诗歌中寻找答案,一起学习《雨巷》。
先请一位同学诵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板书:雨巷 戴望舒
提问:大家读过这首诗,有何感受?
这首诗歌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的轻快明丽,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我这首诗歌美么?
是的,不禁那些令人感动愉快的东西美,令人感受感伤的夜同样具有美, 那么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首诗呢?
忧伤的 语速呢?慢
我们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许多现代诗歌。大家知道,诗歌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诗中的意象,而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体味就形成了意境。那么我们看一下,在《雨巷》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你的脑海中构成了什么意境呢?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诗中有哪些意象?
板书:意象
明确: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篱墙
板书: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篱墙
诗中共有着这6个意象,那么这6个意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也就是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板书:特点
(1)雨巷
诗中描绘雨巷是什么样子?
明确:板书:悠长、寂寥
诗中只用了6个字,实际上只有两个词来描绘雨巷。那你们心中的雨巷是什么样子的呢?找同学描绘一下,分享我心中的雨巷:迷茫的天际,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向远处看去,所有的东西就像罩上一层雾一样。小巷很长很长,曲曲折折的,同时巷子又很窄,两边都是人家,但由于下雨,巷子里几乎没有人,显得很冷清。雨水沿着屋檐汇成一颗颗透明的小水珠滚落到青石板上,嘀嗒嘀嗒……湿湿的青石板路高低不平,水珠落下,溅起细细的水花……这就是我心中的雨巷,悠长、寂寥,同时又曲折、狭窄、迷蒙。(既是对同学描绘的补充,又是带入带入诗歌意境的过程。)
(2)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