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学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5/11 20:34: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710字。

  1.3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学案 (粤教版必修1)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二. 学习目标:
  1、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坚定、乐观等积极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 学习要点:
  (一)
  1、作者介绍: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2001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2、正音:
  héng      yè       hún  è         qūn xún
  横  行        呜 咽       浑浑 噩噩         逡 巡
  3、分析课文开头部分:
  A:那么,在众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以课文中的话回答。
  我是今年四川省理科状元。
  一个“状元”。
  考试考得很好的人。
  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
  B:那么,作者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
  C:她通过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等。
  D:作者觉得自己是谁呢?
  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不止是个高考状元,我能够引人注目,还有其他的原因。我是个有故事的人
  E: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记忆”比喻成“浅海”,把“有价值的东西”比喻成“闪亮的贝壳”,把“困惑和思考”比喻成“沙砾”,浪漫又生动,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谦虚、任性和骄傲。
  4、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A:这个部分里,“我是谁”?
  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B:课文大量运用古诗名句,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熟读古典诗词的人。
  5、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A:在学习第二部分“我比想像的灵巧”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见附加资料)
  B:在课文里,作者讲了她小时候在幼儿园的另一个挫败,因为老师的无心的一句话,她自卑了很多年。那么,在这里,“我是谁”呢?(请学生思考后回答。)
  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直到初中,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灵巧,从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