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10710字。
1.3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学案 (粤教版必修1)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二. 学习目标:
1、体验生命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坚定、乐观等积极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 学习要点:
(一)
1、作者介绍: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2001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2、正音:
héng yè hún è qūn xún
横 行 呜 咽 浑浑 噩噩 逡 巡
3、分析课文开头部分:
A:那么,在众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以课文中的话回答。
我是今年四川省理科状元。
一个“状元”。
考试考得很好的人。
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
B:那么,作者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
C:她通过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等。
D:作者觉得自己是谁呢?
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不止是个高考状元,我能够引人注目,还有其他的原因。我是个有故事的人
E: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记忆”比喻成“浅海”,把“有价值的东西”比喻成“闪亮的贝壳”,把“困惑和思考”比喻成“沙砾”,浪漫又生动,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谦虚、任性和骄傲。
4、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A:这个部分里,“我是谁”?
我是一个被奶奶歧视的女孩。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奶奶拂袖而去;我的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我不美丽,也不灵巧。我没机会在奶奶面前证明自己,一直很遗憾。
B:课文大量运用古诗名句,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熟读古典诗词的人。
5、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A:在学习第二部分“我比想像的灵巧”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见附加资料)
B:在课文里,作者讲了她小时候在幼儿园的另一个挫败,因为老师的无心的一句话,她自卑了很多年。那么,在这里,“我是谁”呢?(请学生思考后回答。)
我是一个被老师否定的小孩,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而自卑。直到初中,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灵巧,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