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7330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三步六段”教学法
学习目标:
1,感受与鉴赏: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2,的评论与感受。
2,积累与整合: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应用与拓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2、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学习叙事中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4、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学法指导:课前,教师依据本课题的《导学案》授课。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中前30分钟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已预习的《导学案》。师生互动,全员参与。学为主体,教师点拨指导。课后,教师备好课后课,设计学生未解决问题的解方案。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课时:1课时
《导学案》
1.走进作者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风趣幽默,作品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等。
2.了解背景
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本文即是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把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于叙述描写之中。
三、预习自测(限时10分钟)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C(蓟jì) )
A.显宦(huàn) 莅(lì)校 屏(bǐng)息以待 迥乎不同(jiǒng)
B.步履(lǚ) 沉着(zhuó) 涕(tì)泗交流 戊戌(xū)
C.潇(xiāo)洒 蓟(sū)北 大汗淋(lín)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