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课时,约3600字。
《认识自我》活动单元教学设计
广州63中 刘影
【活动目的】超越自我简介式的认识,深入剖析自我,从而规划自我,逐渐完善自我。
【活动时间】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认识自我
一、导入:
中国有句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也流行一句话:“要想了解世界,先要了解你自己”。可见认识自我是何等重要!那么你们能真正认识自我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活动——认识自我。
二、自述与倾听
[情景设计]假如老师不认识你,但从今天起想认识你,而且要跟你交往很长时间,
1.向老师介绍你自己:“你是谁?”“你是怎样一个人?”(两个同学自述)
2.叫同桌的或者你较熟悉的同学介绍你。(分别两个同学介绍)
3.小结:自己有些情况是不知道的或者知道得不够清楚,旁人的介绍可以让人知道得更多。可见,有时候“认识自我”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因为“自我”是天生的,从一个人第一次面对世界开始,这个“自我”就一直存在着,与我们形影相伴,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些“自我”非常自然、非常必然,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很难客观地“认识自我”,反而他人的认识更全面些,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难以很好地规划自我以至不能完善自我,人生路上就可能留下许多遗憾。让我们再进一步剖析自我吧。
三、回忆童年
认识自我,不妨先追溯自己的童年,从自己会记事起,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借助歌词一起回忆一下吧。
1、读一读,议一议:最好同学唱一遍《童年》,或老师试唱一段,然后看看歌曲唱的是怎样一个小孩?(贪玩,不珍惜时间,好幻想,有好奇心,孤独,盼望长大,憧憬未来)
2、说一说:你跟这个小孩有哪些相似之处?举些例子。(4位同学讲)
四、审视成长历程
1、启发
可以说,任何一个人的童年都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的,都是多彩的,有快乐的红,由稚嫩的绿,又朦胧的紫……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更加不会是只有一种颜色,更加不会是一帆风顺,那么,从记事起,到上小学,到上初中,到今天,你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你有过忧伤吗?你彷徨过吗?有什么事情促使你性情发生大改变?
先别急,看看人家是怎样剖析自我的。
2、学习与借鉴——《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1)简介作者:
2001年四川高考理科状元,同年被北大金融系录取,文章是应编辑之约而写的,后来广东的教材编写组收录了它。
(2)速读课文,思考:
作者为什么产生写自己的欲望?(课后练习一之1)
概括各部分(从“奶奶拂袖而去”开始)所写的作者的心理特点。(提示:注意每部分的标题,以及开头结尾,尤其注意有关心理方面的词语如忧伤、无奈、坚定等等)
探究明确:
◆不满足于别人只看重他的分数,他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无奈与不甘心→自卑与自信→追求完美,偏执不驯→自由乐观→忧虑伴着自信和憧憬
3、启发:
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曲折的,那么我们自己的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