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课堂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160字。
《礼拜二午睡时刻》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2、能力目标: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品味爱的情感。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应该拥有一种博大的爱: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
同情弱者。
教学重点:
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教学难点:
理解“悲悯”情感和分析小说手法中节制的力量。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传授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中提升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读了这篇小说,说说你们的感觉?
通过让学生谈预习后的读后感,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看不懂,母亲为什么叫她女儿不要哭?她儿子有没有偷?母亲怎么这么镇定?母亲为什么不号啕大哭呢?神父为什么会不安和脸红?镇上的人为什么围在这里……(带着疑问去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又使他们有较为明确的阅读目的。)
二、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授奖词为:他把渊博的、几乎是势不可当的叙事天才与清醒的、训练有素的、拥有广泛读者的语言艺术家的娴熟技巧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据悉,马尔克斯已罹患老年痴呆症,今后可能无法再从事创作活动。
2、《百年孤独》的影响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蜚声文坛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深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学中不容错过的精品。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
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