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4 11:52: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苏教版第一模块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第三板块)
扬大附中语文组  蒋银坤
(一)解读第三专题的板块内部结构(古典的乡愁——飘泊的旅人——恒久的烙印)
一、人文性解读
从古至今月和故乡都是一种恒久的意象(第一板块),而旅人却总是在时空中游走 (第二板块),游走的旅人向往飘泊却总想在恒久的意象中留下自己的烙印(第三板块)。
人生百年相比于月亮这样恒久的意象,在时间上说来是短暂的,而飘泊的旅人在空间的转换中又显得那样无着无落,他们就更希望在恒久的意象中得到生命曾经存在的证明,恒久的意象很多呀,可是为何古往今来游子从来不选择太阳,而偏偏都喜欢选择月亮呢?从我们曾经学过的《君子于役》甚至《静夜思》中,都能找到答案,“鸡妻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奔波的旅人经过了白日的劳累,夜晚的万家灯火和他的形只影单的强烈对比构成了对他精神上的莫大刺激,叫他如何不想家呢?他自然会想起那些自己与家人共有的回忆,而当空的皓月不正是此时他与家人唯一能够共有的寄情之物吗?所以月亮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旅人共选的恒久的意象。

 二、工具性解读
板块选文读思评写 

《采薇》了解《诗经》理解人物思乡之情(中国古代戍卒在艰苦的战斗中盼望早回故里)如何表达归思之情(情景交融)
《奥德赛》了解《荷马史诗》理解人物思乡之情(古希腊英雄甘愿放弃荣华富贵踏上万险归乡路)
《我心归去》理解人物思乡之情(中国当代作家舍弃法国别墅,“偷偷”归去)体味文中语句《想北平》1、比较法(把不同城市的印象与记忆转化为准确的文字,往往存在选择与概括的难度,比较则是一种凸现特色的常用方法)2、小处落笔(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要写出它的特点,通常从大处着眼,但老舍写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