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1
- 资源简介:
教案约2780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导入
正式上课之前,我想请在座的同学们,用你们最饱满的热情,齐声朗读一个片段: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
师:是谁喊出了这样气壮山河的豪情壮语?没错,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让我们一起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释题
1.课文的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本文的文体?(从“记”字,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记人或记事的散文)
2.这篇课文主要是记演讲还是记人?
明确:以一次演讲写梁任公先生
3.作者梁实秋为什么称梁启超为梁任公先生?
明确:表示学生对老师的敬仰、钦佩之情
师:这种敬仰、钦佩之情也流露在整篇文字的字里行间。
说起梁启超先生,大家并不陌生,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梁启超先生?
(学生回答)
请学生介绍梁启超,提示学生关注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主要作品。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梁启超先生是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还是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大才子,梁实秋先生在文中说,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任公的演讲有哪些动人之处呢?请同学们快速找出这次演讲的相关信息,并说说这次演讲给听众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幻灯片展示)
时间:1921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大教堂
主讲人:梁启超
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师: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
第一自然段——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都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来清华演讲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都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梁任公的演讲令听众印象深刻,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手法?——对比,说明其演讲的动人和受欢迎程度)
第九自然段——听过这次演讲的人,除了当时所受到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