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60字。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一〉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恩格斯将生物进化论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一)少年达尔文
达尔文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听自然科学讲座,阅读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二)青年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以“博物学家”的身份,搭载“贝格尔号”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
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结合自己的思考,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三)伟大的诞生
1832年2月底,在海拔4 000多米的高山上,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他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同时在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而且同一种类,样子相差也很远。达尔文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四)《物种起源》
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
1842年,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
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过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获得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其写作生涯从写剧本开始,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一生写了二十五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他还为杰克•伦敦、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名人写过传记,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我国译过一些他的作品,也很受欢迎。
在达尔文之前,生物进化已是铁证如山了,一些敢于冲破宗教信仰束缚的科学家也开始正视这个事实。18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已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并大胆地推测所有的动物都来自同一种祖先。他并且认为地球的年龄要比《圣经》所记载的几千年古老得多,并把生物物种的变化和地球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但是在社会的压力下,布封被迫宣布放弃这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因此未能产生什么影响。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异样的外形产生兴趣。他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22年的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