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4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 13:59: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250字。
  4 《大学》节选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恶恶臭(wù)(è)(xiù)    好好色(hào)(hǎo)
  忿懥(fèn zhì)  哀矜(jīn)  敖惰(áo duò)
  贪戾(lì)                 偾事(fèn)         絜矩(xié j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2)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安静而后能安(形容词,心安理得)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代词,表疑问,哪里)
  (2)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动词,使显明,,彰明。第二个:形容词,美好的)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高明)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动词,照明)
  (3)致先致其知(动词,求得)致万乘之势(《过秦论》)(动词,到、达到)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动词,致使、导致)
  (4)诚先诚其意(动词,使……诚实)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名词,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确实、的确)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连词,如果)
  (5)机其机如此(名词,作用)其牙机巧制(《张衡传》)(名词,构造)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名词,关键)
  (6)得虑而后能得(动词,收获)则不得其正(动词,能够)而神明自得(《劝学》)(动词,具备)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动词,应该)此言得之(《六国论》)(形容词,正确、合适)
  (7)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动词,修建)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动词,修制)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长)茂林修竹(《兰亭集序》)(形容词,高)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所以事君也(名词作动词,侍奉)
  (2)一家仁,一国兴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
  (3)上老老而民兴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5)上长长而民兴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7)在亲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去旧更新)
  (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实)
  (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平)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古义:走出家门。
  今义: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判断句)
  译文: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2)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判断句)
  译文:这就是修养自身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心思的道理。
  (3)尧、舜帅天下以仁。(状语后置句)
  译文: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
  (4)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状语后置句)
  译文:这就叫作内心的真实一定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5)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
  [常识•速览]
  [识作者]
  承上启下的儒学大家——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平邑县人,一说山东嘉祥县人)。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他著述有《大学》(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知经典]
  “四书”之首——《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