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语文教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5870字。
初高中衔接语文第一讲——汉语语法知识
一、词性
作为句子构成的基本单位——词,有其特殊的性质,即词性,它是词分类的依据。总体来说,词可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即意义上比较实在,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单独使用的词,虚词,则意义比较抽象,一般不能单独回答使用,它必须和实词合用,构成句子。
(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时间、处所、方位等的词,其语法特点有①可用数量词修饰;②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能训“很桌子”、“太学校”;③除有的时间名词能重叠外,一般名词不能重叠,如可以说“天天向上”,“处处开花”,不能说成“土地土地”,“土土地地”;④一般不能带时态助词“着、了、过”;⑤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⑥表示人的名词后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如“朋友们”,“女士们”。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存在、消失、可能、意愿、趋向和判断的词。其语法特点是:①前边能加副词修饰,后面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②在句中能够作谓语,动词中的及物动词能带宾语;③一部分动词能重叠;④一般能带时态助词。
3.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其语法特点是①大部分能被副词修饰;②在句中多作定语、谓语,有的也作状语、补语;③一般不带宾语;④一部分可重叠。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序数词)的词,从形式上看有整数、小数、百分数、倍数。其语法特点有:①经常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②可以单独充当主语和宾语;③数目增加可用倍数或分数表示,数目减少只有分数表示;④“两、俩”和“二”用法不同。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的词。有表示物量,如“尺、寸、斤、两、元、个、件、双”;有表示动量,如“次、回、趟、阵、下、潜”等;有复合量词,如“人次、架次、秒立方米”等。其语法特点有:①不能单用,常与指示代词或数词连用;②量词经常出现在数词后,组成数量短语,在句子中作定语、状语、补语;③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如“朵朵红花,颗颗红心”,其中叠词表示“每”的意思。
6.代词:是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它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怎么……)。代词的语法特点有:①一般不受其他词修饰;②可作句子成分,独立成句;③在句子中代替哪类词就有哪类词的功能。
(二)虚词:包括以下六类
1.副词:指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的词。其语法特点是①作状语、修饰谓语或整个句子,一般不能作定语;②大多数不能用来单独回答问题;③有一定的关联作用,成对的副词能相呼应,有的还与介词或连词相呼应;④不能修饰名词。
2.介词:用于名词、代词或短语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介词的语法特点是:①不能独立成句,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只能组成介宾短语后再作句子成分;②不能重叠;③介词之后不能直接加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上、下”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连词的语法特点是:①在句子中只有连接作用;②不起修饰、限制作用;③连接句子时一般成对地使用,不能随意更换(即关联词的配对)。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助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啊、呢、吗、罢了)等。其语法特点是①不作句子成分;②最没有实在意义;③附“所”以外都读轻声。
5.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它通常表示悲伤、痛苦、愤怒、鄙夷、惊讶、呼唤、应答、喜悦等,其语法特点是①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②有的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
6.拟声词:用语言摹拟声音的词。其语法特点是:①可单独成句;②有时可作句子成分
词
类
表 实
词 名词:表人或事物:学生、书;表时间:中午;表方位:东、南
动词:表动作行为:跑、唱;表发展变化:生长;表心理活动:喜欢、讨厌;表存现、消失:有、存在;表使令:使、叫、让;表趋向:来、去;表判断:是、为
形容词:表形状:高、大;表性质:好、坏;表状态:快、慢
数词:表确数:1、2;表概数:几、一些;表序数:第一
量词:表物量:尺、寸、斤、元;表动量:次、趟
代词:人称代词:我、你、他;疑问代词:谁、什么;指示代词:这、那
虚
词 副词:表程度:很、极、大;表时间:已、刚、才;表范围:都、全、总;表情形:正好、果然;表肯定:准保、确实;表否定:不、没有;表语气:岂、难道;表重复:再、又、还
介词:自、从、把、按、由于、同、除了
连词:和、同、跟;不但……而且
助词:结构:的、地、得;着、了、过;呢、吗、吧
叹词:啊、哎、哦、哼
拟声词:哗哗、轰隆隆、咚咚
二、短语
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常见的有以下九种类型:
(一)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且其意义相对、相反、相近组成。如:调查研究、报纸杂志、万紫千红、理屈词穷、三长两短。
(二)偏正短语:由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和中心语构成,前面的对后面的起修饰、限制作用。中心语通常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激动地]说、[小心地]翻阅、[突然]发现、(清晰)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