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同步练习20
- 资源简介:
约7470字。
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夜色》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载客(zǎi) 遁辞(dùn) 陨星(yǔn) 国殇(shāng)
B.辐射(fú) 贮存(chǔ) 蚩尤(chī) 鹢首(yì)
C.膨胀(péng) 炫目(xuàn) 生吞活剥(bāo) 惋惜(wǎn)
D.一瞥(piē) 棒槌(chuí) 良莠不齐(yǒu) 缱绻(quǎn)
答案:D
解析:A.载客(zài)B.贮存(zhù)C.生吞活剥(bō)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颤动(chàn) 煤屑(xiē) 参差(cī)
B.酣眠(hān) 袅娜(nuó) 幽辟(pì)
C.倩影(qiàn) 蓊郁(wěnɡ) 点缀(zhùi)
D.羞涩(sè) 踱步(duó) 敛裾(liàn)
答案:B
解析:A项中“屑”应读“xiè”;C项中“缀”应读“zhuì”;D项中“敛”应读“liǎn”。
3.《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答案:D
解析:《荷塘月色》的主题,历来是文学理论界争论的话题,但是有几个点是共同的:一、文章中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因为文章写于“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二、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共同认识特征,作者不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一种方法,去解决眼前的现实。所以,他的内心又是极其痛苦和矛盾的。这种苦闷和鲁迅在《故乡》中所表现出的朦胧是一样的。再找到一条崭新的道路之前,任何寻求摆脱的方法都是徒劳的。所以,《荷塘月色》的主题是: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4.《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答案:C
解析:引用《采莲赋》是为了写江南的热闹、活力,写江南采莲的旧俗是写江南的美好,两者都是表明作者对美好、浪漫、恬静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5.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①当时旧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②作者③心里是一团乱麻④也可以说是一团火⑤见⑥朱自清⑦给S君的一封信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