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00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江苏版]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案
山东郓城一中 李召峰
一、专题内涵解说: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本专题的学习材料与活动方案,不是传统意义上规定的课文与作业,它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景、提供选择。教学中,应该尝试改变一种方式,围绕“青春”话题,创造性地设计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同学、家人交流、共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二、教学建议:
基于人文内涵和选材语文学习工具性方面的适用特征,确定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文本研习强调选文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教师应该紧扣专题的人文内涵,在传统的文本解读的教学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经典文本的解析往往有传统的解读侧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研习的时候,应尽量避免落入传统解读的窠臼,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把握专题的内涵和各自的侧重点。对于本专题来说,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一些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与文学素养;另外,在表达与交流中穿插组织一些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可以作为文本研习学习方式的有机补充,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议在本专题中安插修辞类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并训练描写、抒情类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领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宽广的胸襟、远大的抱负。
3、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4、 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课时安排:(总计9课时)
吟诵青春 5课时
体悟人生 2课时
设计未来 2课时
五、预习安排:(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
1、 课下搜集与讴歌青春相关的文学作品及影视资料。
2、 准备“青春赞歌”朗诵比赛材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宽广的胸襟、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2、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