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学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5 15:02: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50+7850字。

  【背景知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
  ……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年(jī)    忤视(wǔ)     淬火(cù)       谒见(yè)
  B.苑囿(yòu)   杀戮(lù)     瞋目(zhēn)     唱和(hè)
  C.俟机(sì)    目眩(xuàn)   惊愕(è)        中庶子(shù)
  D.箕踞(jù)    创伤(chuàng) 扼腕(è)         骨髓(su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shì 侍奉 饰演 对峙 有恃无恐
  B.yè   谒见 碣石 葛麻 殚精竭虑
  C.rú   蠕动 儒雅 糯米 相濡以沫
  D.jù   箕踞 据有 倨傲 目光如炬
  2.D【解析】A项,“对峙”中的“峙”读“zhì”;B项,“碣石”中的“碣”读“jié”,“葛麻”中的“葛”读“ɡě”,“殚精竭虑”中的“竭”读“jié”;C项,“糯米”中的“糯”读“nuò”。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图穷而匕首见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荆轲顾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3.B【解析】①被,②显露;③只是,④回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C【解析】A项,“无信”,今义,不讲信用;古义,没有信物。B项,“流涕”,今义,流鼻涕;古义,流眼泪。C项,“切齿”古今同义词。D项,“穷困”,今义,贫穷;古义,处境艰难,走投无路。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5.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
  6.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下列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