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梳尺幅精妙,携手探长卷深幽——《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0310字。
◆名师课堂
结伴梳尺幅精妙,携手探长卷深幽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摘要:“梳理探究”课型,应该由“梳理”和“探究”两部分构成,集中体现收集资料、探寻规律、文化熏染三个要义。《奇妙的对联》这堂梳理探究课,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来设计,利用翻转课堂创新教学形式,依托“体验式教学”“现象教学”摆脱学法窠臼,巧设对比激发科学探究的原始冲动,让学生真正走入到生活中去、社会中去、自然中去,还原出原生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创造并享受思维的盛宴,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与精神。
关键词:核心素养梳理探究现象教学体验式教学
【教学设想】
本课属于教材中的“梳理探究”部分。所谓梳理探究,应该体现收集资料、探寻规律、文化熏染三个要义。本课的教学设想中,关于对联的知识肯定要讲,但不在课堂上讲,通过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课堂设计训练题,检测学生微课学习的效果。在学生掌握对联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实地收集对联资料,并对掌握的对联进行文化规律的探寻。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聚焦在名胜联、餐饮联、宾馆联、学校联四个方面并进行实景拍照。其中学校联又聚焦在成都三所齐名的中学:成都四中(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成都九中(成都树德中学)。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享,集体展示探究成果(包括最感兴趣的对联、探寻出对联的文化特点),最后为聚焦的三所中学(石室、七中、树德)的校门拟写对联。本教学设想的关键词:微课学习、小组学习、实景收集、规律探寻、对比思维、集体分享、对联拟写、生活体验。
【课堂实录】
一、回顾微课学习。掌握对联常识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预习时,同学们学习了微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微课学习情况。这里有几道题。
(P盯展示)
1.下面的对联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请研究每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
(1)天对( ),雨对( ),大陆对( )。
(2)春对( ),秋对( ),暮鼓对( )。
(3)鸿是( ),蚕为天下虫。
(4)踏破磊桥三块石,劈开出路( )。
生1: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小时候背过一部分《笠翁对韵》,这几句就是《笠翁对韵》里面的句子。
师:常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位同学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厉害!
师:再看第(2)小题。
生2:春对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