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0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士建 单位:山东省曲阜一中 邮政编码:273100 邮箱:sjlqf@vip.sina.com
一.导入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傍着古朴优美的旋律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放飞思绪在历史长河中,不禁感慨“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到古人与月,我们便不禁想到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月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他就是“李白”,月之于李白,不但伴随着他寂寞潦倒的一生,也丰富了他诗艺的殿堂,可以说“明月”装饰了李白的诗。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思索一下李白的与月有关的诗句。
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寄》
③ 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云》
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
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
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怀李白》中这样写到“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诗中不免有些夸张,但正是在这些夸张中我们感受到了李白那浪漫主义的诗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李白极具浪漫风格且与夜月相关的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解题
吟:古诗中的一种体式,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其形式较为自由,节奏多变,有四字、五字、七字等句式。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是中国文坛谜一样的人物,至今未弄明白他的家族、种族。出生于中亚碎叶城,成长于四川青莲乡,渡壮年于名山大川,亡于江南。如果说唐诗是白雪皑皑的高峰,李白便是凌霜傲雪的高峰征服者;如果说唐诗是波翻浪滚的海洋,李白便是战风斗浪的弄潮人;如果唐诗是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李白便是餐花品叶的撷英客。(仿写练习)
李白凭借其丰富的联想,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放荡不羁的豪情,以及如泉涌的才思,汪洋恣肆的诗情,登上了唐代诗歌圣殿的最高处,成为盛唐气象的形象代言人。李白用手中的笔抒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凌云壮志;畅谈“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人生自信;表达“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豪放洒脱。
但是李白也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无奈和叹息,《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表现了李白的失落、伤感、孤独、悲戚,直至对人生、对官场、对寻仙访道的绝望。
李白二十岁出蜀,踏上了寻求功名利禄之路,但鄙视科举,幻想由布衣一跃而为公卿,为此可以说是使出浑身解数,“寻仙访道”是其中的一条路径,以寻仙访道成就名声;拜谒名人是一条路径,获得名人举荐;联姻高门是一条路径,希望通过裙带关系获得提携。
李白曾拜谒诸多名人,但由于性格原因,不但未获举荐,还惹恼了一些当权人。李白二十七岁与许圉(yǔ)师的孙女结婚(许曾是丞相)不但没有达到自己靠裙带关系进入仕途的愿望,还被迫西游长安,拜谒、联姻两条路都未走通,只得“寻仙访道”以壮声名,李白与道士交游,到终南山隐居,幻想走终南捷径,(终南山的道士在李渊起兵时,曾在舆论和行动上给予支持,并且李唐王朝奉老子为祖先,对道士恩宠有加)曾到持盈法师(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作客,得到持盈法师的赏识。
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因“文辞秀逸”“名动京师”,玄宗“闻而悦之,召入宫掖”。终于实现了由布衣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