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00字。
立足《考纲》找方向 把握信息定对策
岳阳县一中语文教研组 陈 鸣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今天,我能够代表岳阳县一中语文教研组,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语文复习迎考的心得体会,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在各位高考专家面前也真切地体会到诚惶诚恐一词的含义。
岳阳县一中是一所农村中学,同省内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岳阳县一中创建于1978年,是湖南省比较年轻的一所重点中学。二十多年来,岳阳县一中人艰苦创业,走过了从荒芜到文明的光荣历程。培养了四位省状元,出现过成群结队进清华北大的奇迹,创下过本科升学率五进省三强的辉煌,去年,我们又有五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但是,作为我校最大教研组的语文教研组却一度跟不上学校前进的步伐。从建校到2000年的近20年内,高考语文成绩一直不如人意。
但自从2001年开始,我校的语文高考开始走出低谷。文科语文人均高考成绩连续四年夺得岳阳市第一,理科连续五年夺得岳阳市第一,四次夺得岳阳市单科最高分。其中2002年高考,理科语文人均成绩111.67分,以绝对优势名列岳阳市第一,创造了我校语文高考的奇迹。2004年高考,文科人平106.18、理科人平103.15,在岳阳市各县市一中仍然遥遥领先,2005年语文高考成绩又在岳阳市独领风骚,这点进步对各兄弟学校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一个曾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在学校受到歧视而感到困惑的岳阳县一中语文教研组来说,却是令人振奋与扬眉吐气的事。
总结我们学校语文高考的成败得失,我们深深地感到复习迎考策略改革的重要性。可以说,这几年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我们不断改革复习迎考策略的结果。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就是“立足《考纲》找方向 把握信息定对策”。
概括起来,高三复习迎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考策略。
一、精心研读《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准确把握复习的方向
在第二轮、三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因为《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所以我们只有吃透了其精神实质,才能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复习的方向。
如今年《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一出来,我们就发挥备课组团结协作精神,大家通力合作,对《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研究。而且规定我们语文组的每个老师必须结合前两年《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写出自己研究之后的心得体会,然后,备课组再把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通过对比鉴别整合各位老师所总结出来的信息以后,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今年高考题目的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了,而且我们也能够根据今年《考试大纲》与《补充说明》的变化来预测今年高考命题的趋向,这样我们就可以迅速制定一系列的复习计划,并确定复习的重点与难点,而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复习的方向,这是我们自2001年高考以来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2002年高考《考纲》中,把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这种新的形式在当时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而学生也受了固定做题思维的限制而束手无策,市面上也没有这样的资料,于是,我们高三语文组的几位老师在精心研读《考纲》后,达成共识,都认为这种题型有可能是一个高考致胜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岳阳县一中语文组腾飞的机会。于是我们把诗歌鉴赏这种新形式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在一个星期内,几个老师就加夜班编出了一本诗歌鉴赏的主观题的复习资料,其中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在这套复习题中被命中。实践证明我们的复习策略是正确的,我们学校在2002年高考中人均成绩有111.6分,震惊了整个学校及岳阳市。这就是精心研读《考纲》,准确把握复习方向带来的直接效果。
又如今年高考的客观题又减少了两道题,而在文学鉴赏这道题中一下子就加了6分,这意味着对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表达能力要求已经是非常高了,那么,我们在后段的复习中所定的重点,就把重心放在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鉴赏水平的提高上。而前几年,我们总觉得文学鉴赏题是拉不开差距的,所以我们把重心放在客观题上。我们今年的复习思路与复习计划就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在保证不耽误其他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