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课堂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200字。
《鸿门宴》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新课改倡导老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特点。本节课,我结合新课改的核心理念,采用学校推行的六导教学法(导标—导学—导议—导悟—导练—导结)实施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高效学习。
课型:教授课 课时: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宾语前置句”的一般规律;
2、能力目标:评价项羽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掌握“宾语前置句”的一般规律;
【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已经积累了《鸿门宴》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鸿门宴》,重点掌握宾语前置句式,了解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老师边一说着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导标】
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随即,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一遍学习目标。
【导学】
师:“请同学们用6分钟自学课文,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翻译句子,总结该句式的主要特征,等一下老师叫几个同学上黑板板书你找出的宾语前置句并翻译句子,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开始自学。
生:人人行动开始自学。
师:巡视课堂,偶尔俯身跟动笔迟的个别学生进行督促。4分钟后,老师随机叫3名学生上黑板板书。
生:3名学生上黑板板书。
师:教师继续巡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生:6分钟时间到,学生自学结束。
师:(因为板书的同学还没有完成)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并翻译。
生:1分钟后,板书结束,讨论结束。
附:学生板书的内容
生1:1、何厌之有 有什么厌恶的呢?
2、籍何以至此 我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3、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呢?
4、大王来何操 大王带来什么呢?
生2、1、何厌之有 这有什么满足的呢?
2、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呢?
3、大王来何操 大王您带的是什么呢?
4、籍何以至此 我怎么会这样呢?
生3、1、何厌之有 有什么满足的呢?
2、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呢?
3、大王来何操 大王您带的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板演的答案,这3个同学的答案完整了吗?如有不同的地方,请大家帮助补充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