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4970字。
第8课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
夜,总能给人一种惬意而温馨的感受,总能让人的思绪静静地随着时光流淌。在诗人的笔下,在隐者的情怀里,那更是一种特殊的境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孟浩然,欣赏他那优美的诗篇《夜归鹿门歌》。
1.作家作品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与王维并称于诗坛。其诗语言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2.背景解读
东汉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地方。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所以题曰“夜归鹿门”。
3.相关知识
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他们的诗歌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传神,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4.文化常识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樊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例如: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1.字音识记
①岩扉(fēi) ②栖隐(qī) ③寂寥(liáo)
2.辨形组词
①喧喧闹暄寒暄 ②径径直胫胫骨
③揖作揖辑编辑 ④薄厚薄簿账簿
3.词语解释
(1)山寺钟鸣昼已昏:天已黄昏
(2)惟有幽人自来去:隐居者,诗人自指
(3)岩扉松径长寂寥:石门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