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180字。
第14课 自主赏析 阁夜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一个大唐足以让后人炫耀几千年。大唐的资本不光在她的经济,还有那一位位或浪漫,或现实的诗人,因为有了诗界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才使大唐帝国的文化大放异彩。上节课我们从《将进酒》中领略了李白的气度、气魄、气势;今天我们学习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称的《阁夜》一诗,去领略杜甫的风格。
1.作家作品
见第一单元《蜀相》相关部分。
2.背景解读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军阀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亡故,所以他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面对三峡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于是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悲壮慷慨的诗篇。“阁夜”,即西阁之夜。
3.文化常识
【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例如: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字音识记
①雪霁(jì) ②夷歌(yí) ③渔樵(qiáo)
④跃马(yuè) ⑤寂寥(liáo) ⑥短景(yǐnɡ)
2.辨形组词
3.词语解释
(1)岁暮阴阳催短景(通“影”,日光)
(2)天涯霜雪霁寒宵(雪止)
(3)三峡星河影动摇(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4)卧龙跃马终黄土(指诸葛亮)
(5)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
1.全诗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悲慨?从诗中哪些词句可看出来?
提示:共写了五种:①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从“岁暮”“催”中可看出;②客居天涯的凄寒,从“天涯”“寒宵”中可看出;③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从“野哭”“闻战伐”中可看出;④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从“终黄土”中可看出;⑤对自己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从诗的最后一句可看出。
2.明代胡应麟称赞《阁夜》:“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请课下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①事与境合,浑然天成。用事即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诗中用事共有三处:“五更”句用祢衡事,“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作者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例如: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