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菩萨蛮》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导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8 11:22: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220字。

  第18课 推荐作品 国殇 燕歌行 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四州 菩萨蛮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1.作家作品
  《国殇》
  “国殇”的产生
  《国殇》是《九歌》里的一篇。《楚辞》是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楚国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成为用来祭悼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们。“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国殇”指为国战死的将士。楚国的年轻战士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燕歌行》
  “边塞诗派”领军人高适
  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边塞诗人,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别董大》。
  战事失利,感慨而作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开元二十四年,张守珪派遣安禄山征讨奚、契丹,为虏所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假以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将军乌知义出兵攻击叛奚余党,初胜后败。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边塞诗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艺术特点是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重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代表作品有《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等。
  屡遭贬谪的悲苦之音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进行革新,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亦被贬。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