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8560字。
第19课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
倘若这个世界有回轮,倘若能够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那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
1.作家作品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在散文上著述颇丰,而且很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此类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等。其他如《澹斋居士诗序》等文,则表现了陆游对文学的卓越见解。陆游认为创作重在内在修养而不在于外在形式的观点,对他所说的“功夫在诗外”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如《烟艇记》《书巢记》等,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颇似富有情味的小品文。
2.背景解读
陆游幼年时经历过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战祸,对故土沦丧,人民涂炭极感痛心。曾参加科举考试,因谈论恢复中原而被罢官。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他一路上观秀丽山水,探幽奇绝境,访先贤遗迹,采民俗风情。且行且记所见所闻,感慨万千,精于抒情的他写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文是他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篇日记。
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8月1日和8月2日的两则日记。是时,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入蜀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
3.文化常识
【西梁】就是西梁山,在安徽和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