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7100字。
第八课 兄弟阋墙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常识;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识记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把握《官场现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学习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讽刺手法。
3.了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的文学地位;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力量;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尤其是刻画人物的高超的白描手法,感受作者深刻的讽刺风格。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宝凯,别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他生于山东,3岁父亲去世,他的伯父翼清字念之,为山东道员,东昌府知府,他跟随伯父生活。1892年念之告老回乡,他便住常州青果巷。考中秀才后,累举不第。1896年到上海办报,曾办《指南报》《游戏报》《海上繁华报》,为演员写评论,还写些嬉笑怒骂的文章。1903年受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他的小说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中国现在记》《海天鸿雪记》《庚子国难弹词》等10多种,以《官场现形记》最为著名。
2.了解背景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失利、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这一系列巨大的变故,古老的中国一步步滑到亡国的边缘,国人对腐败的清政府也完全丧失了信心。同时,清政府苟延残喘,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说界出现了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阴暗与丑恶的作品。这一类小说大都写得很尖锐,但由于作者迎合读者求一时之快的心理,描写往往言过其实,显得浮露而缺乏深度。所以鲁迅认为这一类小说还不够格称作讽刺小说,就把它们别称为“谴责小说”(见《中国小说史略》),其代表作家有李宝嘉、吴沃尧、刘鹗、曾朴等。
3.丰富视野
(1)《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最著名的作品《官场现形记》,也是谴责小说代表作,共六十回,写作于1901年以后的数年中,书未完稿作者就病故了,最后一小部分是由他的朋友补缀而成的。小说的结构大抵如《儒林外史》,由一系列彼此独立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鲁迅概括其内容说:“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蒙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史,及官吏闺中之隐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