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超人》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1/22 19:23: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220字。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单元概述
  〔目标导航〕
  1.了解社会小说的源流与发展、笔法与结构方式。
  2.了解“串糖葫芦”式的结构和“制造误会”的结构特点。
  3.认识封建社会“功名富贵”观念对纯洁士子的精神毒害和封建官场的黑暗。
  〔内容概说〕
  本单元的两篇小说都属于古代社会小说。《儒林外史》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书其事,不加论断”,直接在日常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例,按照其本来面貌真实描绘,很少对讽刺的对象进行夸张和漫画式的处理。所节选部分着力刻画了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他在对前途的幻想中迷失自己的本性,最终坠入无聊、无价值的泥淖,甚至迷乱至极,丧失起码的自知,成为无耻之徒。《官场现形记》直面晚清官场的腐败,运用漫画式夸张的笔法,笔无藏锋,大力渲染,刻画了一幅幅官场群丑图,撕开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种种假面具。但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一味地暴露、谴责,缺乏深思和反省,更缺乏理性的光彩;对人物过分地渲染夸张,缺乏典型的概括,因而给人印象并不深刻。课文所节选的部分讲述了何藩台与他的弟弟三荷包狼狈为奸,合伙卖官,却不想反目成仇,闹得人仰马翻,丑态毕露,充分展现了兄弟二人扭曲的人性、肮脏的灵魂。
  〔赏析指导〕
  本单元所选的小说属于古代社会小说。这类小说作者有着对社会问题强烈关注的热忱,他们直面现实,以冷峻的笔调、写实的笔法,刻画了一大批士林和官场人物,借此剖析社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这些小说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专制制度即将没落,各种弊端日益明显,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潮,开始反思社会问题,并用自己的创作从不同角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这表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小说的社会教化作用,开始把自己的使命交给小说来承载。
  鉴赏这类小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了解这类小说或讽刺、或谴责、或温婉、或激愤的多样风格特点。
  ②注意将作品进行比较鉴赏。看它们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语言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第七课 匡超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及《儒林外史》的有关常识,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用法和意义。
  2.理解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个性化语言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品味本文平实、简练而深刻的白描语言及语言背后深厚的韵味。
  3.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从中领悟体会小说的主题,这其中有着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对家国兴亡的沉痛思虑、对灵魂的解剖和精神的拷问。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后来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曾祖辈“兄弟五人,四成进士”“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他祖父以后,家道开始衰落。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做过江苏赣榆县的教谕,为人方正,后丢官回乡,抑郁而亡。
  吴敬梓从小受家庭影响,读了很多书,想走科举做官的道路。早年中过秀才,29岁那年还到滁州参加乡试,但他受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对程朱理学给予鄙视,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在诗词曲赋小说上下功夫,思想行为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滁州乡试落第以后,看着许多鹦鹉学舌的鄙儒一个个高中,而像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反被斥逐,心中越发气愤。自此,他与统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社会现实也日益不满,特别是对八股取士,恨如仇敌。大约从36岁以后至49岁以前,他写成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