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绅士》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2 20:44: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90字。

  精读】 森林中的绅士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品味文章幽默、诙谐的语言。
  3.理解文章在结构方面的特点。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自童年、少年时代起大量接触古典文学作品,并开始接受进步社会思潮影响。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译,1920年接编并革新《小说月报》,次年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6年到广州参加大革命,后到武汉任《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折回上海,始用茅盾笔名从事文学创作。不久避居日本,1930年回上海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于香港、长沙、武汉、广州、桂林、新疆、重庆等地,坚持开展抗日文化工作。其间曾到延安讲学,赴苏联访问。1949年后出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部长等职。
  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成就为最。著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等及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同时也写了大量散文。其散文创作始见于“五四”时期发表的杂感、随感录。“五卅”运动时写作《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等文,以及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与人民群众心态引起人们注意。1928—1929年避居日本期间写的《卖豆腐的哨子》《雾》《虹》等散文小品,多是即物抒怀,烘染气氛,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一个时代的苦闷”。20世纪30年代写作的散文如《故乡杂记》《大旱》与《雷雨前》《黄昏》等,或以速写与随感的结合,切实记载、着力描绘中国城乡动荡不安的面影;或用象征手法与散文诗形式,表现革命风暴即临的时代氛围。20世纪40年代的散文作品,视野更加开阔,既有喻赞抗日军民崭新风貌与弘扬民族正气的名作,如《白杨礼赞》《风景谈》等,也有大量剖析大后方城乡社会生活、讥刺时政积弊的随笔杂记。其行文“每不忘社会”,主张“小题大做”,根据迅速反映现实斗争与社会动向的需要,创作了一种记述性的速写与议论性的随感相结合的“特殊的文体”,其运用自如,灵活多样,具有相当深广的社会生活和精细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尤以剖析社会经济生活、勾画世态众生相见长,在现代散文史上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先后结集出版有《茅盾散文集》(天马书店1933)、《话匣子》(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速写与随笔》(开明书店1935)、《印象、感想、回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炮火的洗礼》(烽火社1939)、《白杨礼赞》(柔草社1943)、《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茅盾随笔》(文人出版社1943)、《时间的记录》(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5)、《生活之一页》(新群出版社1947)、《苏联见闻录》(开明书店1948)、《杂谈苏联》(致用书店1949)、《跃进中的东北》(作家出版社1958)、《脱险杂记》(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1980)、《茅盾散文速写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等,还著有大量文艺论著、回忆录。均收入《茅盾文集》四十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起陆续出版)。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摹(mó)仿     踱(duó)着     瞌(kē)睡
  摇曳(yè)     惘(wǎnɡ)然
  2.掌握词语
  (1)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2)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