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2 10:46: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110字。

  《丰乐亭记》教学设计
  庞咏梅
  【课题】语文  高三
  【教材分析】《丰乐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的作品,体现了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善于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人生感慨,寄托人生理想,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富于变化,涉笔成趣的特色。无论是记述还是描绘,全文都是围绕“乐”而写:建亭取名为“乐”,是思乐;与滁人共游为“乐”,是享乐。乐在亭中,乐在山川,乐在和平安定的岁月。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可以在课前自学本文,简单地疏通文意并圈划自己难以把握的文言字词。同时可根据初中已学过的《醉翁亭记》,它与本文是姐妹篇,回想《醉翁亭记》的行文思路进而把握本文的行文思路。
  【目标预设】掌握本文相关的文言知识。理清本文行文思路,掌握如何阅读文言文中“杂记类散文”。
  【重点、难点】品味散文语言,联系作者创作的背景,体味欧阳修的“忧患意识”。
  【设计思路与理念】本节课共40分钟,按“课前分组预习疏通文意——课中集体探讨把握文脉——课后独自巩固自我提升”三个层次逐步推进,其中“课前预习”在课中用10分钟加以反馈并巩固,“课中探讨”用25分钟集中在梳理文脉和体味欧阳修的“忧患意识”,最后5分钟留给学生反思本节课学了什么、有哪些不足。高三此时已不适合全抱在手里讲解文言文,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只是不知如何将其调动出来解决实际问题,老师要做的就是首先帮他们树立起信心,然后引导他们如何解读文本,真正提高他们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参加高考的是学生,课堂需突出学生“如何学”。
  【教学方法】多媒体、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对联导入,请学生根据下面两副对联揣测描述的是谁,写了哪些与之相关的信息)
  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万事师。
  翰林文学第一家,天下欧阳元二氏。
  二、作者卡片(可安排一组学生课前根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115相关内容加以整理,课上投影展示)
  欧阳修
  基本情况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永丰)人。
  主要经历 积极参与“庆历新政”,终因新政失败被贬为滁州(今属安徽)知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主要成就 排抑“太学体”,提倡平易的文风。继承中唐古文运动的革新精神,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强调“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现于后世”;开创了一种平易畅达、含蓄委婉的文风,为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四组学生诵读并疏通1——4段,其余组同学置疑。(此处四组学生可安排分段预习,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