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月令》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9350字。
第五单元 自然的年轮
葡 萄 月 令
【知识必备】
一、作者名片
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自觉吸收传统文化,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作品:短篇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二、背景回放
艰苦中的诗意——《葡萄月令》
汪曾祺的女儿汪明曾写道:“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们知道,父亲自己对于《葡萄月令》的偏爱是不言而喻的。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那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在别人看来繁重单调的活计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形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让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独享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在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会用诗样的语句和画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段平实、朴素、洁净的人生景色。果园是父亲干农活时最喜爱的地方,葡萄是长在他心里最柔软处的果子,甚至那件为葡萄喷‘波尔多液’而染成了淡蓝色的衬衫在文章中都有了艺术意味,而父亲的纯真温情和对生命的感动也像‘波尔多液’一样盈盈地附着在《葡萄月令》上。”
三、名言诵悟
汪曾祺经典语录
1.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人间草木》
2.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语言是要磨炼,要学的。——《岁朝清供》
3.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一辈古人》
5.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匐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邂逅》
【拓展链接】
一、大家风采
汪曾祺与马铃薯的缘分
1959年,汪曾祺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进行劳动改造,因为表现好,且有美术才能,便被分配到沽源马铃薯研究站画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