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780字。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熟语积累及运用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2.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3.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运用】(判断下面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有人热爱工作,有人却厌恶工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想着法子偷懒。(ⅹ。强调懒惰,应用“好逸恶劳”)
2.在疫情肆虐的关键时刻,最美逆行者们知其不可而为之,为打好武汉保卫战,“四大天团”会师武汉,不大获全胜誓不罢休。(ⅹ。“不可”表述错误)
3.从报名情况看,公务员考试不同职位之间冷热不均的情况依旧存在,除去部分需要“百里挑一”的职位外,仍有53个职位无人问津。(√)
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孔子坚持参与政治变革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政治还不清明。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一句就是化用了《论语》中记载的楚狂接舆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答案: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三、文化常识
1.丈人: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也指对亲戚长辈的通称。也指主人。现多指妻子的父亲。
2.夫子:指对学者的尊称;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也是妻子对丈夫的尊称;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论语》中常特指孔子。
3.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豆;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豆。
一、通假字
1.桀溺(“桀”,通“杰”)
2.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3.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4.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5.植其杖而芸(“芸”,通“耘”,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