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470字。
一、无端崖之辞
一、熟语积累及运用
1.运斤成风: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2.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急待救援的人。
【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你纵然有运斤如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如千钧的巨石,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运斤成风”是说技艺高超,而语境是说力气大。望文生义。)
2.那一年他做生意失败,家里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如同涸辙之鲋,状况极其糟糕。 (√)
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在《田子方》篇中借伯昏无人之口提及,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可以上窥青天,下潜黄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挥斥八极 神气不变
一、通假字
二、一词多义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履危石(名词作动词,踩、践踏)
2.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醒悟,使……随从)
四、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
今义:一种文学体裁
2.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古义:退却
今义:犹豫不决,有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虽是这样
今义:连词,表转折
五、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当是时,犹象人也。(判断句)
译文:在这时,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木偶人。
2.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宾语前置)
译文:因此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
3.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
译文:命人在都城中搜寻了三天三夜。
“浑沌之死”中蕴含着的“庄子之道”是什么?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点拨】庄子用“儵”“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这里的浑沌可以理解为“道”之比喻,“儵”“忽”为“人为”之比喻。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极朴实的自然之道。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