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860字。
三、东海之大乐
一、积累熟语及运用。
1.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2.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3.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运用】(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
1.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有无数游客来海南三亚度假。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金色的沙滩,让人们望洋兴叹,流连忘返。(×。望文生义。“望洋兴叹”不能用来形容人们对海滩美景的兴奋感叹。)
2.日本海上长城的底牌就是要在海岸线上建造一堵厚厚的围墙,真是让世人贻笑大方。(×。“让世人贻笑大方”语义重复。)
二、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秋水》中河伯看到北海的情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指称自己。
答案: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三、文化常识
1.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
2.五帝:相传上古有五位帝王,说法不一。一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一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3.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的合称。
一、通假字
1.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别、辨别)
2.拘于虚也 (“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
二、一词多义
三、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2.离坚白(形容词作名词,硬度;颜色)
3.穷众口之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尽)
4.汒然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四、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懂得大道理 今义:不吝啬或洒脱
2.是非坎井之蛙与
古义:是,这;非,不是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
译文:又凭什么自我赞许!
2.闻道百。(定语后置)
译文:听到的道理多了。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译文:我就会永远地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
1.河伯为何“欣然自喜”,又为何“望洋兴叹”?河伯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点拨】“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浩浩荡荡,滚滚东逝,这是河伯先前从未见过的壮阔景象。于是他“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天下最美好的事物被自己完全占有了。“欣然自喜”显示了河伯洋洋自得的心态。但当河伯“顺流而东行”,看到水天相连、浩渺无际的大海时,立即认识到自己的浅陋与渺小,为自己先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