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统编教材文言虚词整理归纳练习
- 资源简介:
约6760字。
【收藏】统编教材文言虚词整理
高考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1.而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2.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论语》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5.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1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1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1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1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17.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答案:
1~2连词,表承接,译为“来”“就”“然后”,或者不译。
3~6连词,表并列,译为“和”“又”“并且”。
7~8连词,表转折“却”,译为“然而、却”。
9~10连词,表递进,译为“而且”“并且”。
11~12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不译。
13连词,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14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
15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16-17代词,释为“你(们)、你(们)的”
2.何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2.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3.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