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8 15:39: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
  一、 教学背景
  课例名称 忧游人生路 何处是归途———《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 教师姓名
  (可合作)
  学科学段 高一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 教材章节 第三单元第7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通过学习八首诗词,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增强文化自信。
  这八首诗词精选了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充分考虑了时代、诗人、诗体、风格流派、单元人文主题要求等方面的因素。
  结合本单元学习任务群及单元主题的目标要求,教学时我将把这八首诗歌作品分成魏晋诗歌、唐诗三首及宋词三首来组织教学,用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学情分析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语文教学应该以学定教。只有了解高一学生的学情特点,才能有针对性进行课堂教学。      
  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已进行古体诗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诗词学习基础,但由于对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还不甚了解,在探讨曹操的志士之慨与陶渊明的隐士之情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教学提示,在教授本课时,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通过专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2)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下注释和反复诵读,分析两首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理解曹操的“忧”与陶渊明的“游”。
  (2)结合诗句内容,理解赏析诗人运用典故、巧设比喻、运用白描的目的和表达效果。
  (3)通过拓展阅读及写文学短评等形式,感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思考,认识诗歌的当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与文化品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曹操的“忧”与陶渊明的“游”。
  (2)理解赏析诗人运用典故、巧设比喻、运用白描的目的和表达效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