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32
- 资源简介:
约4080字。
《师说》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文学常识
【多媒体展示】
①三个关键词: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韩潮苏海(猜一古代文学家)
古文运动:是唐代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认为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唐二家、宋六家)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②课件显示 作者简介(齐读)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语言简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