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790字。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认识元电荷,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实理解概念及定律,化抽象为具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
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
静电感应演示器、玻璃棒、丝绸,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学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
出示练习题(利用多媒体)
【例一】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靠近或远离,如图所示,则:( )
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甲图中至少有一个带电;
C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D 乙图中两球可能只有一个带电。
答案:BC
教师: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
学生: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另外还可以让物体接触带电。
教师: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
引入:在复习初中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再来看有没有别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1.电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描述,思考和回答问题:
(1)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点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没有可以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
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