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魅力
作者:不详 时间:2009/4/5 0:53:4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19
转眼间,从教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中,从初识语文到感悟语文,从以语文教学为职业到树立以其为事业,从枯燥的字词教学到用自己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品味语言文学的精彩,其间经历了很多,很多。艰辛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如果说这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有什么成绩的话,我认为应归功于两点:
在善学中体味语文
本文以笑来写悲剧有什么作用?就这样以“他们的笑有什么不同?笑他的什么?在笑谁?小说中谁在笑?98年,我承担全镇的初中语文观摩课活动,主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接到任务之后,心情非常紧张,惟恐讲不成功,我不停地备教材备教参,又看了很多材料,整个国庆假期一个人关在屋里反复练习。我觉得讲课,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把课文凝聚在一起,但我就是找不到,或是找得有些勉强。后来,听人说郭俊环老师讲过这一课,我就找到她,请教她对这一课的心得,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悟形成了该课的教学设计。讲后师生评价不错,教学水平也进步了一大截。由此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水平,不能一个人钻在屋里,闭门造车,那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既然别人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我们为什么一开始不跟着别人走呢?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习其它优秀的经验,不是更有益吗?从这之后,我就开始注意去学习并积累别人的好作法。有一次讲《孔乙已》,备课时我力求完善面面俱到,由于这一课的知识点很多,结果讲课时讲得全面而杂乱,乍一看什么都讲了,细一看又什么也没讲透(力求包罗万象到最后将是一无所获)。后来在开封学习,有位老师处理得很巧妙,他以问题为导向,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中心:读完本文之后,你觉得这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出悲剧?笑”为核心逐层深入把小说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凝聚到了一起。教师思路清晰,学生思路也清晰。第二年上课时经过改进我把这种方法用于教学,效果很好。所以我觉得,要想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教学成功的人学习应该是一种快速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向别人学习,我订阅了诸如《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语文教学方面的优秀期刊,每当杂志来时,我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每每看到自己苦苦摸索却仍不满意的方法人家已有成熟做法时,心中那种欣喜难以言喻。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对所能看到的语文教学材料分门别类进行了整理,是自己的书本就把它裁下,是别人的就复印下来。几年下来,仅整理的资料就有三十几万字,档案盒就有四十多盒,我又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比如说:优秀作文,优秀阅读短文,课文讲课心得等。这些努力,为我的语文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干中把握语文
作一名语文教师容易,做一名具有个性的好语文教师就难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语文,把握语文,我总是把握好每一次挑战,把挑战与压力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磨砺石。03年暑假,我主讲由县教体局与县电视台联合组织的“空中课堂”,负责初一语文复习讲座。中三教师难得有个清闲时间,天又太热。从中招考试一结束我就开始了紧张的备课。整整二十天,我以办公室为家,以书本为伴,对初一语文的知识点与能力点进行了整理与充实,最后形成了六个能力点进行讲座:理解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各种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文章生动描绘,情景交融的特点等。电视台录相一结束,我整整睡了一天,太累了。我的心里非常高兴,通过这二十天的努力,我对记叙文及古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中招能力点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这一年的十月份,我到广西桂林参加全国语文学习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一次语文学法演示课竞赛,为了准备好这节课,我更是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一个多月里,每天早晨一醒来,我就一个人到实验楼的物理实验室,把自己反锁在里面,除非有事我一分钟也不耽误。对这节课的每一点,大至整体的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小至教师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运用,我都要反复揣摩,直到找到合适的为止。对教学设计,我不断地修改,从开始到最后定稿足有十五遍。学校中三的八个班级,每个班级我至少试讲了三遍,有的甚至超过了八遍。每一次试讲之后,我都要学生写下意见,同时与听课教师交换意见。充分的准备在关键时候起了重要作用:参赛时正讲到课外拓展环节时,投影仪突然出现了故障而无法使用。我没有慌张,而是平静地面向学生,凭着记忆,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诵读了那篇感人的文章,使整节课圆满地结束了。
长期以来,我的讲课也有了自已的一些特点,我觉得就是三点:活泼、严肃、注重训练。活泼是指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激情,要以教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要以语文的魅力去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其次是要把知识化为教师自已的,而不只是教材的一个传声筒。每次在讲课时,我总是要用两至三分钟,或是背一首学生喜爱的诗歌,或是做一些提神的活动,或是读一篇富于情感与启示的精美短文。目的是使学生精力集中,使课堂效率达到最佳效果。严肃是指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教师须严格要求,一点也不能放松。小至每一个字词,大至一篇课文的背诵,都必须要求学生人人过关,课课过关。注重训练这还是从张老师处学来的。在98年时他给我们全镇的语文老师讲了一个有关训练型课堂教学的讲座,使我感觉颇深。学生毕竟是要参加中招考试,如何让他们的得分高,如何使他们提高快,应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力求把自己的课上成训练型课堂。在对课程标准及中招试题进行深入研究之后,针对不同的文体,我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说在讲完《孔乙己》之后,经过电脑组合的一些近几年的中招有关本课的好的题型,我通过汇总,把这些题型按中招考点要求分为三类。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一是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学生精力的分散;二是易于把对课文的教学与中招考试有机结合,避免两者的分离。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我运用电脑对初中语文知识进行了汇总整合。我把初中语文按两种方法进行了分类:一类是按体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小说等,按知识点与能力点归结知识;另一类是则是按册进行划分,这使我的语文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这主要靠教研。自九八年开始,我们学校承担了全国九五教育科学的一个子课题研究任务。我作为课题组组长起着骨干作用。01年3月,国家级验收组一行对我校课题进行验收,验收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朱绍禹欣然题字:愿新甸二中语文学法研究取得更大成果。2002年,我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个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一年多的时间,我带着课题组的六名语文教师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阅读了200多本教学书籍,做了十几万字的摘抄与剪贴,讲了四十余节研究课,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整整装了三十几个档案盒,被县教研室评为该年度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居全县五十余项评选课题的第一名。由于成效突出,于03年5月我们代表县教体局迎接了市教科研工作评估,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时常在想:假如我不喜欢语文教学这份工作,仅把它当作自己赚取工资的一种途径,那么我就不会在课余时间去钻研一些教学书籍,我就不会从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找到乐趣,久而久之,我就会觉得语文教学成了一种负担,上课时自然会把这种情绪带到班里,必然会融进我的一言一行中,学生又怎会从我的教学中得到乐趣,从而喜欢语文呢?我的教学效果又怎能理想呢?在我看来,喜欢语文教学大而言之是一个理想的问题,小而言之是我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的一个动力,是我能否取得成绩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如果说生命是一支蜡烛,与其让它在工作的重负中苦苦燃烧,不如把我们的热情注入,让生命绽放出异彩。既然从事了教学这条路,与其碌碌无为地过一生,何不用汗水浇灌出一个金黄的丰收季节呢?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语文教学这条长河中,我将继续以努力为帆,以拼搏为桨,向着理想的彼岸冲刺。
惟愿十年,二十年,或是更久远的一些日子里,当我的学生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说:“教咱们初三语文的某老师,他的语文教得很不错。”
值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