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作者:杜梅 时间:2010/4/3 21:54:05 来源:红豆11111111 原创 人气:385
1、观念发生变化。
我们从随堂听课、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来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以前教师习惯于“孤军奋战”,工作一直处于孤立的、封闭的甚至是隔离的状态,新课程在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强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要求教师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共同承担问题,共享成功的喜悦,对青年教师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2、课堂气氛要有新的变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运用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民主、和谐、宽松。如果你带着尊重,带着赞赏走近你的学生,你会有许多的惊喜——学生大方多了,自信多了,想法也多了,“我想……”,“我认为……”,“我们组认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想法会使我们这些做教师感到有意外的收获,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教师还要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课堂教学中“意外”很多,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很多,课堂教学已不是纯预设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了。课堂里的笑声多了,话语多了,争吵多了,人的情感不再会被课堂的氛围束缚得平静无波。
3、重视过程的教学。
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教学结论,但是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又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推理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念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是难以获得的,即使获得了,也是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的。
正是认识到这点,我校教师积极探索,如:数学课中多了“拼——剪——移”、“辩——辩”、“调查分析”引入了计算器探究规律,语文课中有了“说一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另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写“课后记”等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拓宽了师生间的交流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
二、课改中的主要困难
1、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备简陋,课改实验配套设施跟不上。如:没有电教器材、教具等,给课改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2、社会、家长参与课改的意思较低,认为课改工作只是学校老师、学生的事,不利课改工作的实施。
3、教师对课改实验工作没有经验,在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正确把握、贯彻落实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改革的发展水平还不一致,信心不足。
4、社会环境的制约,新的评价方式与现今考核标准不相温和,要实施新的评价方式难度较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