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课改之路插上学习和艺术的翅膀——课改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栏杆中学 郑海玲 时间:2011/12/24 16:18:2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46
首先,在她的指导下“我很爱学习”。
所以,如果说我在新课改教育教学中能取得一丝一毫的进步,一点一滴的成功,那就得力于我很爱学习。
有一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们还那么年轻呢?”学习充电,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还记得刚从外地学习回来的一幕,心中对名师的那份崇拜,使我在夜晚久久不能入睡。
脑海中总呈现那里老师上课时娴熟的技巧,得心应手的操作,每一节课都上的那么轻松自如。我们仅仅几天的学习根本就远远不够,就像刘校长说:“我们只是学习了皮毛,学习了模式,更多的精髓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提炼,总结,而且得多探究,多反思。”我把这些话记在心上,以后的日子,学习就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我家的电脑,是我学习的专用工具。我经常搜索新课改教学理念,集体备课方法,尤其是现在唱的最响的堂堂清,名师的讲课实录,像于映潮,魏书生等,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最好素材。浏览网页,做好学习记录,不含糊的说,每天都能学习到十二点,而且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偏爱看与教学有关的书籍,碟片,更喜欢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谢老师,并经常抓住教研机会,听不同学科的老师讲课。因为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都会从他人身上发现闪光点儿,以及教学的不足,然后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课改之路不断注入新的活水资源。我现在所读的《于映潮讲课艺术》这本书,给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新奇实用的知识。我以后将不断的读名师之作,并写出感受,收集记录。
其次,学习与运用是不可分开的整体。
学习就是为了很好的运用,我经常把学习的理论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实践,从中总结得失,为下一次能做的跟好而奠定基础。记得那是课改该执行的时候,我带八八班的语文。那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基础特别差,但我有一个信念,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那时起,我就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先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走出困扰,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最简单的教起,让学困生尝试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把任务分散,列举好本周最需要帮助和关注的学生名单,而且分别标注进行哪方面的教育对他来说更为实用有效。工作忙了,时间就紧多了,我经常牺牲午休的时间,与学生谈心,或漫步校园,或手拉手坐在教室里说长道短,或写封信给孩子鼓鼓勇气………,我喜欢置身于学生之中,当学生有了些许转变和进步,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时,我虽然累着但却快乐着。
这一点,我感触很深。教育的核心是首先做一个爱学生的老师。
爱是阳光,可以温暖每一个学生冰冷的心灵。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留守儿童很多,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因为缺乏爱的温暖才变得很顽固的,其实孩子的骨子里是热情的,善良的。基于这点,我就利用好语文教学的优势——该随笔的机会,及时的向学生表示真诚的关爱。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所以就要讲求爱的艺术。不过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用真心,耐心,细心,爱心和童心,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你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喜欢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三,无论自己是教哪门功课的,都要把自己的身份定格为班主任。
根据学生的心理测试,他们更向心于班主任。基于这点,我们做老师的不仅要带好课,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力求自己把工作做的更细,力求自己把学生的事看作自己的事,让学生感受到你对她的爱是真诚的,让爱来助你的教学一臂之力,这或许是我在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了。也因此,我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想说:“老师们,我们的爱是开发不完的宝藏,与其藏在心底,不如让他它发挥耀眼的光芒。”
第四,我的课堂的大门永远敞开着。
我喜欢听别人的课,正因如此,我从不怕别人听我的课。因为无论上哪一节课,我几乎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且不说上的怎样,如果有老师能走进来听我讲课,指出一些缺点,提出好的见解,我想,岂不是更有利于我的成长?所以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有讲课任务时,我都会第一个报名。当老师的,我觉得一定要敢于展示自我,展示你的学生,你的课堂。我们要成长,就不能对自己保守。敞开教学的大门,千锤百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贵在坚持常写教学反思。
任何一种新的理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争取从每节课做起,细化到教案上,课堂的每一个小环节上,一天这样做,一个月,一年,上完每一课,总结反思。在总结的基础上反思不足,继续改正,肯定亮点,创新升华。把这些做法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你的教学能力就会大有进步。
第六,巧用师徒关系,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学阶段能写的一手漂亮的汉字,是基本能力。然而,我所带的新班级,学生书写脏乱差,我就及时的采取了措施,用写字基本功较强的学生带领书写较差的学生。一个老师带领两个徒弟,并比一比谁进步的快,适当的给予奖励,及时肯定进步较大的学生。在这样的竞争中,学生既认真,进步又快。就本学期来说,才一个多月,我班就有一批学生有三线进入了二线。并对个别进步特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指导老师颁发了奖品。对其他小老师有激励性作用。最主要的是工作安排到人,老师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总之,只要做有心老师,激情老师,孩子也会和你 一样的。
第七,对学生的发展提高,重在赏识。
谁不希望被表扬?这是我个人的感触,主要从我的孩子及我教的学生身上发现。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要理解,要读懂。李镇西老师说:“一个成功的老师是要懂儿童心理的老师。”的确,我觉得我很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教育专家周宏老师也是因赏识而成就了她的女儿——一个残疾孩子的哈佛梦。对于学生,不要吝惜你的一句赏识的话,把这些鼓励性的语言,就当作是孩子的专利品。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班时,第一次评学生的作文时,总写上一段亲切的鼓励性话语,再打上超出学生本身能力的分数,孩子一拿到本子,特激动,下次作文写的更好。
第八,语文教学要追求美学原则。
近来,我们学校的一场语文教学技能大赛,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高潮。在讲课,听课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读书在一节语文课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曾说:“带有情感朗读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美的语文课”。的确,一节语文课,一篇课文,学生是在朗读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语文味儿是读出来的,不需要老师生硬的讲解。在我听的这些公开课中,把这一原则贯穿后,语文老师上的很轻松,而且学生学习效果较好。读好书,在各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咱们试着运用,会使你的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是我在新教改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并收到了一些成效。我想,一个老师要想不断地成长,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不断地探索新知,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做的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领导开心。
我想说:“能做一名老师是幸福的,能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探索,是幸福的。”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改革能插上学习和艺术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从现在努力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