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3 20:20: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80字。

  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峨眉山月歌》。
  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思君不见”等,能够准确翻译诗句。
  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体会诗歌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析诗歌中意象的作用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和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离乡时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述诗歌内容。
  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对诗歌中峨眉山月、江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体会诗人营造的优美而又空灵的氛围。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离乡远行之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月”这一意象的多重作用,它既是写景的重要元素,又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还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体会诗歌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的特点,领悟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理解其在有限的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广阔想象空间。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峨眉山的优美视频,展示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包括山峰峻秀、云雾缭绕、月色皎洁等画面。在播放视频的同时,配以悠扬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对峨眉山有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峨眉山景色的感受和想法。
  3. 接着引出课题:“在这美丽的峨眉山下,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峨眉山月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感受李白笔下的峨眉山月之美。”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 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画像,并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出生地、成长环境、游历经历以及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