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22
- 资源简介:
约2470字。
《金色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匿笑、祷告、并蒂、花瑞、菡萏、欹斜、慈怜、荫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 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体会诗歌中奇妙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诗歌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母子之间纯真、深厚的爱,培养学生感恩母亲、回报母爱的情感。
2. 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中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情节,体会孩子对母亲的爱。
2. 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笑嘻嘻”“暗暗地”“悄悄地”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难点
1. 领悟诗歌中童真童趣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
2. 体会诗歌通过奇特想象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学习运用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氛围。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温馨的母子相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3.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4. 读写结合法: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或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泰戈尔的照片,介绍泰戈尔及其文学成就,重点提及他对儿童和母亲题材的热爱。
2. 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如孟郊的《游子吟》背后的故事,然后提问学生:“在你们心中,母爱是什么样的?如果可以,你想以一种怎样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3.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看看诗中的孩子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匿笑(nì xiào)、祷告(dǎo gào)、并蒂(bìng dì)、花瑞(huā ruì)、菡萏(hàn dàn)、欹斜(qī xié)、慈怜(cí lián)、荫蔽(yīn bì)。教师正音并解释重点字词的含义。
3.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