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33
- 资源简介:
约2660字。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想象”,《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阅读童话要关注其特质:如情节、人物、语言、寓意……本节课以情节梳理、人物语言以及寓意的探讨作为抓手,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童话的特点:如童话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虚构的,童话的情节可以大胆想象、虚构,童话可以运用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在本节课后学生在脑海中会留下童话的初步印象,实现童话的大概念学习。
本节课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情景化任务的设计,通过两个任务,完成“童话城堡”的拼图,以“童话”引入,用“童话”结束,让学生掌握“童话”这一类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思辨阅读、创意表达、实用交流等,让学生从学习“一篇”到学会“一类”。同时打通生活和文本,打开学生阅读“童话”的一扇窗,引导学生阅读、研究童话,滋养心灵家园,芬芳未来世界,让学生的生活因为“童话”,更为有趣、开阔、丰盈、深邃和悠远。
【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学生总体已十分熟悉。离奇的想象,夸张的描写,蕴含着鲜明的主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本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对于这一类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应该带领学生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深入挖掘文章的多重主题。
【素养目标】
1.梳理童话的情节脉络,掌握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童话的文体特质。
2.通过分析童话中看似浅显的语言,感受背后的深刻寓意。
3.换一个角度分析“皇帝”“骗子”等人物形象,深刻理解童话主题。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夸张、想象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梳理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大家看下面四部作品,先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童话故事?(学生举手抢答。)
提问:结合这四部作品,说说在你的心目中童话有什么特点?
(预设:语言是生动的,情节是吸引人的,有着美好的寓意,适合小朋友看的,充满想象、夸张,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存在的等等。)
教师点拨: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