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3700字。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以《五猖会》为例,指导批注式阅读方法。
3.分类专题研究,了解各篇文章主题,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
通过细节品味、掌握赏析方法
【学习难点】
自主独立有创意地阅读《朝花夕拾》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地不仅是歌曲轻快的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于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的童年。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