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70字。
《论语》十则
执笔人 初一语文组 房培玲
一、简析教材:
《论语》十则是一篇文言语录。课文所选十则除谈学习之外,就是讲做人,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今天仍具有教育意义,要让学生在学习时能领悟做人的道理,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第二次学文言文,兴趣的培养依然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篇课文是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所以,这篇课文要给学生讲清重要的字词的意义及用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 。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
3、熟练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文是初一新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过早过深的讲授过多的文言知识将影响学生对古文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探究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宜在字句上过于苛求标准答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做人的道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 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2、 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
五、教法、学法:
传统的朗诵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内容的理解上,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难点问题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关键是培养语感。一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六、教学手段: 小黑板 录音机等
七、教学资源:《论语》原著及有关的参考书,网络资源等
八、教学课时:3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知识。
2、解决生字词的读法和写法。
3、熟读课文、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重难点:生僻字的读音及个别字的写法。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由此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