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8 10:48: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12、《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组 葛琳琳
一、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记事简练,文笔生动。学习时要反复朗读,力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已经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解疏通简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古今汉语在翻译上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2)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2)揣摩文中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
三、教学难点:(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四、教法学法:表演法。比较阅读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资源:课本、教参、古文翻译讲义、学生课前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二、简介作者:(8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治通鉴》、司马光有关知识。
了解史书,积累知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之美称。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正文公集》 
   (设计说明:让学生积累必要的文学文化常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走进名著,认识人物。
    师:三国故事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文中写到了几个?(3个)他们分别是谁?(孙权、鲁肃、吕蒙)请同学作介绍。 
   幻灯片显示补充资料: 
1、孙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