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30字。
江南的冬景
从容说课
本文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部分的第一课,这一部分要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学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能力、发现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2.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3.拓展探究,在文本的比较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美学知识、文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活动说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就近选择野外一处有村有民、有水有田、有林有草之所,作一次短暂郊游。在身心放松之余,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不着痕记地吸引学生注意几个重点景物对象。但不交代任何目的。
[新课导入]
师:几天前,我们共同到郊外畅游了一番,大家感到快乐吗?
生(齐声):快乐!
师:那一天,我已经给同学们设下了一个题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好地完成。
生:什么题目?我怎么没有听说?
老师没布置什么作业呀!
又是要作作文吧?
师:不是作作文,但和作文很有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有没有感受到那里景色的美?
(学生有的说“感受到了”,有的叫“没有”。教师注意观察,暂时放过说“感受到了”的,而请叫喊“没有”的同学表达意见。”)
生1:没有。就几幢灰突突的房子,一条肮脏的小河,有什么“美”的。
师:看来,你玩也玩了,乐也乐了,身心也放松了,就是把“美”放过了。(生笑)也好,你就把你见到的“灰突突的房子”、“肮脏的小河”,以及类似的景物,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一番如何?
生1:(边思考边表述)几幢房子,灰突突的,破败不堪,好像已过了几个世纪。一条小河,水面上飘浮着一团团的杂草,像是平平的路面上偏偏长着一片片的青苔。大片的草地已开始枯黄,没有一点儿精神。几棵落叶乔木也开始落叶,飘零的叶子随风乱飞,飞满了田野,飞进了村庄,吹打在行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