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题,约4770字。
诗歌鉴赏题
Szpji2003
1、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1)、首句“五原春色旧来迟”是对全诗写景的概括,请结合以下三句具体说明。
(2)、刘永济说:“此边词而不言边塞之苦。但用对比手法将河畔与长安两两相形而意在言外,且语意和平,可想见唐初国力之盛”(《唐人绝句精华》)。结合诗歌
说一说为什么此诗尽管写了边地的荒寒,但流露的思想感情却是对边塞风物的欣赏的?
答案
(1)、第二句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
三四两句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
(2)、面对五原春迟、北边荒寒的景象,诗人心里所唤起的并不是沉重的叹息与忧伤,也不是身处穷荒绝域的孤寂与凄凉。这里是荒寒的,但荒寒中又寓有它所特具的辽阔与壮美;这里是孤寂的,但孤寂中又透露出边地的宁静和平,没有刀光剑影、烽火烟尘;这里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但春天毕竟要降临。“河畔冰开”,带给人的是对春天的展望,而不是“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这样沉重的叹息。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注:溆(xù)水塘边。《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1)、诗歌一二两句哪两个字运用活而有力?说一说理由。
(2)、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表达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的?请结合三四两句加以说明。
答案:
(1)、“争”、“乱”二字,运用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2)、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