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90个字。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的:
1、了解本单元的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主要段落。
3、品味、学习散文优美含蓄的语言。
4、了解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单元教学重点:
1、积累语文知识。
2、朗读、背诵相关优美的段落。
3、在对课文的细腻的品读中,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单元教学难点:
1、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站在现在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和捕捉这些人或事对自己的启迪和感悟。
2、要注意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借以向课外延伸。
单元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单元教学时数:
1、初中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二课时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课时
3、《雪地贺卡》 二课时
4、《阿长与〈山海经〉》 三课时
5、《拣麦穗》 二课时
6、《童年絮味》 一课时
7、《生命》 一课时
8、《“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二课时
9、作业、习题纠错 一课时
10、机动课时 一课时
单元教学总结:
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学习时应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意境。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中那些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面,在深情地回忆童年时期促进自己心志成长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中,能站在现在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和捕捉这些人或事对自己的启迪和感悟。
初中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教学目的:
1、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2、使学生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4、增强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2、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热爱。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迅速调整状态,更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2、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热爱。
3、从整体上把握这册书的布局安排。
教学重点:
1、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作用。
2、整体感知这册书的编排。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宇宙是无边无垠的,世界也是辽阔广大的,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我能与同学们共同开始这奇幻的语文之旅甚感荣幸,语文是一个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也正是因为置身这奇妙的语文世界,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那么,下面就由我来引导大家加深对这门学科的了解吧!
二、整体介绍
1、“语”为语言、文字,从小学学起的拼音、字、词、句到作文,都是有关语言的知识。
2、“文”理解为文学,狭义讲就是文学作品。有诗词、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体裁的形式。
3、趣味语文。(教师选择了一些语文问题进行讲解)
三、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新词,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工具,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掌握规范的书面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自主、积极地进行研究性学习。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名篇佳作的过程中,也同样经历着作者的情感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实现目标。(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把握教材
全书共分为六个单元:每单元有2课必读重点篇目;4—5课为“比较•探究”类型的自读课文;“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是对每个单元课文题材、内容的总括,并以此确定了本单元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