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4 16:42: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10字。  江西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江西省贛州市2009年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王石谷画册玉簪
  清•蒋士铨
  底丛大叶翠离离,白玉搔头放几枝。
  分付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
  [注]搔头,玉簪花的别名。
  这是一首题画诗,融画意、诗情、理趣于一炉。请概括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道理。(6分)
  答: 
  参考答案
  14.这首诗描绘了在绿叶的衬托下,几枝开放的花和多为含苞待放之蕊的勃勃生机的画面。(2分)抒发了诗人流露出的对画家笔下玉簪花形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
  这首诗表达了十分深刻的哲理:花儿开到十分之时正是枯萎、凋谢之日,它的美就随之消失。盛极必衰,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皆然。(2分)(这点也可从正面作答:含苞待放,几枝初开;生命力极强,因而是此花最美的时刻。万物之美在于它的生气,在于它的勃勃生机)
  江西省吉安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14.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6分)
  春 行 即 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萎萎,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不久。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空”字在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即兴”即“即景抒怀”之意:联系全诗分析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1)本来“春山一路”使人想像到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的佳境,着一“空”字,与“自”呼应,营造了一种无人欣赏的荒寞、凄冷意境。
  (2)以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诗人凄凉心境,(答“以乐景写哀情”也可)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家命运的叹惋关切之情。’
  2008——2009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天净沙  湖上送别
  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6分)(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启程(1分)。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1分)。
  (2)“满湖烟雨”既是眼前之景,(1分)又渲染了愁绪的浓重,(1分)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1分)
  江西省南昌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三)
  语 文 试 题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②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些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③旌阳,山名。
  (1)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4.(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以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
  (2)答案有两种。
  ①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
  ②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合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
  江西省鹰潭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