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字。
《荷花淀》说课
一、说教材
1、《荷花淀》是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高一年级学习现代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然后是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里体现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能力培养不断加深的逻辑顺序。
2、教学目标
根据孙犁战争小说的特点我确定本课主要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因此我设定三个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
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荷花淀》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形象,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她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依据:
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但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依据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备使用教学手段
《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色,本课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白洋淀优美的风光,播放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审美享受的境界,同时运用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有关孙犁的生平、创作特色,《荷花淀》的评价、关于“诗体小说”等知识,从中选择有效信息,用于课堂交流。这样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让学生感觉到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