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个字。
阅读中激发情感,实践中升华心灵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家》的活动设计与反思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地学习为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进行教学。综合实践课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教参,要求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本着综合实践教学的这一原则对于任课老师的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能够合理有效、运用创新意识去开发综合实践课的教育资源,必将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产生举足轻重的效果。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也根据现实社会的实际表象: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不尊重老师和长辈,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因此特开展“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主题文章的阅读感悟,对相关链接的了解和对拓展内容的实践操纵来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家”更温馨,让“心”更温暖!
[教学构想]
根据“我爱我家”活动的主题设想,将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为“自我阅读”、“主题教学”、“主题活动”、“交流展示”、“拓展阅读”五个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教学中感悟家的温暖,体验亲情;在活动过程中热爱家庭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都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在情感体验上有一种力度的升华,在活动过程中有一个实践技能的加强。达到社会,生活,情感的三维统一。
[教学过程]
综合阅读(一课时)
提供与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家”主题相配套的四篇小故事《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我的油布伞》、《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点亮一盏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一个课时),进行详细阅读。
阅读要求:
1、准备好工具书,对文章中的不认识生字进行正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简单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3、试着将文章读出自己的感受。
主题教学(一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感受家的温暖,知道亲人为自己的付出,同时学会爱自己的家,给家人更多的关爱。
教学准备:教学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所以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家”)
插语(是呀,家是温馨的港湾,当你受伤时,会想到它;家是心灵的驿站,当你郁闷时,会记起它;家中有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当然还有一个调皮懂事的你。在家里每天都发生着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用心聆听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