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780字。
新课标粤教版高一年级作文教学的设计、题目及优秀作文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李新林
目 录
一、前言:新课标粤教版高一作文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其效果(P.1----P.2)
二、高一第一学期作文题目及优秀作文(P.3--------P.90)
三、高一第二学期作文题目及优秀作文 (P.91------P.157)
一、前言:新课标高一作文教学的设计、实施及其效果
李新林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困扰广大教师的是,没有一套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好教材。虽新课标各种版本的教材大都配有一本写作方面的选修教材,但往往实用性不强,况且,作文是高中三年都要训练的,各年级训练的要求、重点、目标是什么,显然一本选修教材不堪担此重任。所以,现状是,作文教学基本上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对学生的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从高一到高三,各个阶段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作文知识,让他们进行哪些作文训练,心中无数。
去年我到了高一年级任教。我打算在高一到高三这一轮循环中,在作文教学上做一点探索和尝试。
一、主要的思考和设计:
第一,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我校是重点学校,我任教的又是两个重点班,根据学生的情况,按照教学大纲和高考的要求,我把作文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一、语言表达通顺、流畅、优美;二、要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对问题的看法要有自己较为独到的见地,要懂得辩证地看待问题;三、要有真情实感;四、要会讲道理,也就是要会理论阐述和分析;五、内容要丰富,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要能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写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六、文章结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第二,怎样实现以上目标。
一是充分利用课本。粤教版必修1到必修5每个单元都有“表达交流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题目和要求,且和单元所学课文联系紧密,要充分利用。
二是要引导指导学生写周记。需要注意的是,写周记一定要目的明确,有布置、有批阅、有讲评,避免盲目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每个阶段各有侧重,总体上形成序列。大致说来,高一侧重训练(1)语言表达目标,(2)看问题要深刻的思想目标,(3)抒真情的情感目标;高二侧重训练(1)会理论阐述和分析的理性思维目标;(2)内容丰富和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的人文目标;高三再综合全面训练。
二、具体的做法和过程
第一,高一基本上做到每周写一篇文章。大作文和周记交替进行,这样下来,一学期共写作15篇左右。每次作文都进行批改与讲评,其中,周记只打等级及选出优秀作文讲评。
第二,大作文基本上按教材的“表达交流活动”要求布置。
第三,我特别看重周记写作。在选择话题时我花了较多心思。我的想法是,要提供给学生那些时事性较强、能引起不同观点碰撞的、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联系的、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去写的话题。例如“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之我见”、“我对‘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 ’议案引起巨大争议的思考”、“我对‘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执意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的看法”等。这些话题内所包含的新闻,一经出现,网络上报刊上就引起了针锋相对的不同见解,见仁见智,争论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我要求学生在写之前,先读那些争论的文章,开动脑筋,分析比较,看谁说的有理有据,在此基础上,再去写。在此过程中,学生“读”的目标也达到了,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写”也有要求,那就是,分析问题不要停留在表面,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见解要有一定的深度。例如,学生在谈对“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 议案引起巨大争议时认为,这一提案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之所以引起巨大争议,实质上表现了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振兴的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在世界强国之林地位的坚挺,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于是文字繁简之争便成为为了人们诉求的一个载体。因该说,学生的这种思考是深入的,认识是深刻的。如能坚持三年,那么,达到高考优秀作文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等标准也就不难了。
第四,每次作文包括周记,我的要求非常具体,且又以训练目标为侧重。
三、初步效果
因为高一的重点是语言和思想的训练,这两方面效果很明显。学生认为:“老师的作文特别是周记训练,确实给予了我不小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