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个字。
《感受自然》作文教学实录
建瓯四中余小霞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一次作文指导课,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受了景物描写的魅力,开设这一堂课主要是让学生用心感受自然,真正把景物描写的技巧掌握下来,落实在写作实践上。
教学实录
一、入课
师:在上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flash动漫《回归》。(播放大方广网站中的影音艺苑——动漫园地——回归,学生在欣赏中赞叹声一片)
师:刚才大家看了这一组画面,有什么感觉,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㈠:真是太美了!
生㈡:壮观!
师:看来我们同学的语言在美景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吗?
生㈠:看了这些图,感觉很祥和,精神上特别放松,神清气爽。
生㈡:画面清幽,感觉身临其境一般,心里什么也不会想了。
师:这些同学已经领悟到山水的意境了。的确,山水的灵秀会涤荡我们心灵
尘垢,让我们的心灵远离尘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呢?靠什么呢?
生:靠语言!
师: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学会用语言去描绘美景。
二、比较赏析
师:现在我们做个尝试。(幻灯片显示秋天月夜图,生欣赏)这画面上有哪些景物呢?
生㈠:有皎洁的月亮,有云彩、枯树……
生㈡:还有田野、水和房屋。
生㈢:整个图片是蓝色的,让人觉得很安静、清幽。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景物组织成一段文字。(幻灯片显示文段:夜幕降临,一
月亮升上天空。树木、房屋、田野都笼罩在月色中。四周一片宁静。)大家看这段文字,你们觉得这样写好不好呢?
生:虽然都写到了,但感觉不像描写,只像是对景物的概括,很粗糙。
师:那如何能算描写呢?
生:加一些修饰的词语。“一轮清幽的月亮照在枯萎的老树上,稀稀疏疏的房屋静默着,村庄、田野都笼罩在月色中。”(教室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蔡××同学出口成章,大家觉得他的语句比屏幕的语句多了什么?
生:他用了“清幽”“枯萎”“稀稀疏疏”这些形容词来修饰,更生动。第一太简单、太直白了。
师:好,用了修饰的词语会使文句生动,这就是描写的魅力了。所谓描写就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把景物写得生动。现在老师把写月亮的这一句改动一下,大家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